孔子   [kǒng zǐ]
[孔子]基本解釋
[Confucius] (公元前551-前479)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幼年生活貧困。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子。50歲時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後同學生周遊列國,終不見用。晚年致力教育事業,傳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張正名,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以鞏固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對苛政。倫理思想上宣傳仁。仁是符合等級制度的言行規範,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養恭、寬、信、敏、惠的總稱。教育思想上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知新。重視因材施教。現存《論語》集錄孔子言行
[孔子]詳細解釋
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名 丘 ,字 仲尼 。
魯國 人。《論語》一書,記有他的談話及與門人的問答。
[孔子]百科解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 更多→ 孔子
[孔子]英文翻譯
Confuc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