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 yín 
  • 7
  • FRH

[圻]基本解釋

[ qí ]

1.地的邊長。

2.方千里之地:“今土數~而郢是城,不亦難乎”。

[ yín ]

古同“垠”,邊際。

[圻]詳細解釋

1. 圻 2. 圻

〈名〉

  1. (形聲。從土,斤聲。《說文》中與“垠”同字。本讀 yǐn。本義:邊際)

  2. 畿,京畿。古稱天子直轄之地。亦指京城所領的地區

    矧惟若疇圻父。——《書·酒誥》。鄭注:“謂司馬主封畿之事。”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圻父(古官名。掌封畿內軍事);圻甸(天子的領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內謂之“圻甸”);圻郊(都邑的郊野)

  4. 疆界;地域

    萬千里曰王圻。——《周書·職方》。注:“界也。”

    今土數圻。——《左傳·昭公三十三年》

    化協殊裔,風衍遐圻。——晉· 陸機《辯亡論上》

  5. 曲岸。通“碕

    湯泉發雲潭,焦煙起石圻。——鮑照《苦熱行》

    圻岸屢崩奔。——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6. 又如:圻岸(曲岸)

  7. 另見 yín

〈名〉

  1. 同“垠”。邊際

    四達無境,通於無圻。——《淮南子·倏真》

  2. 另見 qí

[圻]百科解釋

圻 拼音:qí yín注音:ㄑㄧˊ ㄧㄣˊ部首:土部外筆畫:4總筆畫:7五筆86&98:FRH倉頡:GHML鄭碼:BPD筆順編號:1213312四角號碼:42121 更多→

[圻]英文翻譯

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