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   [guó shǐ guǎn]
[國史館]基本解釋
編纂國史的機構。
[國史館]詳細解釋
編纂國史的機構。
漢 稱著作東觀, 晉 為著作省, 唐 改稱史館, 宋 沿用,隸屬崇文院, 金 始置國史院, 元 置翰林國史院, 明 以翰林院統領修史事務, 清 及 民國 改名為國史館。
[國史館]百科解釋
官署名。國史館是中華民國時期政府的最高史政機關,這裡擁有珍貴齊全的國家史料信息,可分為清史、中華民國史、人物傳記史料、學術論文集及史料重刊等九個類別,並設有史料閱覽及圖書期刊空間供民眾前往閱覽。清屬翰林院,最早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設於東華門內,掌監修《明史》、清史,有總裁、清文總校、提調、總纂、纂修、協修等官。1914年改為清史館,由趙爾巽出任館長,啟動修《清史稿》工程,1927年完成後即告撤廢。 更多→ 國史館
[國史館]英文翻譯
Academia Histo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