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
- xiào
- 口
- 11
- 木
- 嘯
- KVIJ
[嘯]基本解釋
1.撮口作聲,打口哨:~歌(吟詠)。~傲。~聚(互相招呼,聚集成集,如“~~山林”)。呼~。仰天長~。
2.動物拉長聲叫:虎~。猿~。
3.自然界發出的聲音:北風呼~。海~。
4.飛機或子彈掠過時發出的聲音:飛機尖~著衝上藍天。炮彈呼~而過。
[嘯]詳細解釋
〈動〉
(形聲。從口,肅聲。本義:撮口作聲,打口哨)
同本義
嘯,吹聲也。——《說文》
其嘨也歌。——《詩·召南·江有汜》
不嘨不指。——《禮記·內則》
激於舌端而清謂之嘯。——《封氏聞見記》
登東皋以舒嘯。——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俯仰嘯歌。——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若嘯呼狀。——明· 魏學洢《核舟記》
倚修木而嘯。——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又如:嘯傲林泉(在幽靜的山林泉水環抱中隱居);嘯吟(長嘯哀嘆);嘯指(以指夾唇吹之作聲)
呼召,號召
嘨者,謂若有所召命,若齊莊撫楹而歌耳。——《匡繆正俗》
招具該備,永嘯呼些。——《楚辭》
又如:嘯引;嘯召(呼喚;召喚);嘯合(召喚聚集);嘯侶(呼叫同類;召喚同伴);嘯侶命儔(召喚同伴);嘯命(高聲命令)
鳥獸等的長聲鳴叫
虎嘯猿啼。——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乳虎嘯谷。——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鳥嘯;嘯萃(鳴叫而聚集);嘯吼(長聲吼叫);嘯風(呼風);風嘶雨嘯
[嘯]百科解釋
嘯,一種歌吟方式,稱之為“嘯”。嘯不承擔切實的內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隨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風致,一腔心曲,因此特別適合亂世名士。歷史上的魏晉時期多有名士之嘯,亦有婦女之嘯。南京西善橋曾出土古代嘯的圖形資料。 更多→ 嘯
[嘯]英文翻譯
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