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和竽。因形制相類,故常聯用。竽亦笙屬樂器,有三十六簧。
1.猶濫竽。 指不學無術的人。 2.用為自謙之詞。
猶濫竽。傅尃 《變雅樓三十年詩徵序》:“余友 高子 ,近輯《詩徵》:綜卅年以來,捃一世之彥,旁求名集,博訪通人,去門戶之嫌,泯同異之辨……猶恐涉乎標榜,未厭羣流;或失精嚴,轉疵竽濫。故特詳加審擇,務應法言。”參見“ 濫竽 ”。
謂久被冷落不吹奏的竽。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而占據一定的職位
調和笙竽的聲音。《荀子·正名》:“聲音清濁,調竽奇聲,以耳異。” 楊倞 注:“調竽,謂調和笙竽之聲也。”一說,即窕槬。謂聲音細小與宏大。 梁啟雄 簡釋:“ 劉師培 曰:‘調,竽,即“窕、槬”之異文。《左·昭二十一年傳》:“小者不窕,大者不槬。”……’音細不滿是窕,音巨不容是槬。”
古樂器。
1.吹奏竽。竽,管樂器。 2.謂濫竽充數。典出《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説之,廩食以數百人。
1.竽和簫。2.從空穴中發出的吹竽般的聲音。
猶盜魁。
吹奏竽管。
謂簫與竽,用竹製的管樂器。
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齊王 好竽,有求仕於 齊 者操瑟而往,立王宮之門三年不得入,大聲吆喝道:我鼓瑟合 軒轅氏 的音律,鼓起來可使鬼神上下。門客罵他說:“王好竽而子鼓瑟,雖工,如王不好何?”見 唐 韓愈 《答陳商書》。後遂以“抱瑟不吹竽”喻不知投人所好。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之九:“吾友 陳師道 ,抱瑟不吹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