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dōng zhì]
[冬至]基本解釋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
[冬至]詳細解釋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後。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
《逸周書·時訓》:“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呂氏春秋·有始》:“冬至日行遠道,周行四極,命曰玄明。”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冬至之日,一陽自地而升。”
[冬至]百科解釋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冬至俗稱數九,也就是九九的開始。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曲阜、鄒城、臨沂周邊地區,有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而南方則是吃湯圓,古諺道:冬節丸,一食就過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其中尤以潮汕湯圓最出... 更多→ 冬至
[冬至]英文翻譯
the Winter Sols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