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璽   [liù xǐ]
[六璽]基本解釋
秦 漢 皇帝除傳國璽之外,尚有六璽,皆白玉制,螭虎紐,用 武都 紫泥封:一,皇帝行璽,用於封國;二,皇帝之璽,用於賜諸王侯;三,皇帝信璽,用於發兵;四,天子行璽,用於召大臣;五,天子之璽,用於策封外國君主;六,天子信璽,用於祭天地鬼神。其後,自 晉 至 隋 ,用制屢變而其名不改。
[六璽]詳細解釋
秦 漢 皇帝除傳國璽之外,尚有六璽,皆白玉制,螭虎紐,用 武都 紫泥封:一,皇帝行璽,用於封國;二,皇帝之璽,用於賜諸王侯;三,皇帝信璽,用於發兵;四,天子行璽,用於召大臣;五,天子之璽,用於策封外國君主;六,天子信璽,用於祭天地鬼神。其後,自 晉 至 隋 ,用制屢變而其名不改。
唐 又增神璽、受命璽,為八璽; 武則天 時改諸璽曰寶。參閱《後漢書·武帝紀上》“丙午, 赤眉 君臣面縛奉 高皇帝 璽綬” 李賢 注引 漢 蔡邕 《獨斷》、《宋書·禮志五》。
[六璽]百科解釋
秦、漢皇帝的印璽。《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獨斷》:“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傳國璽,合稱為七璽(一說傳國璽不存在或為六璽總稱)。參閱《宋書·禮志》五。 更多→ 六璽
[六璽]英文翻譯
S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