傖人   [cāng rén]
[傖人]基本解釋
1.晉南北朝時,南人對北人的蔑稱。 2.泛指村野之人。
[傖人]詳細解釋
晉 南北朝 時,南人對北人的蔑稱。
《宋書·沉曇慶傳》:“時殿中員外將軍 裴景仁 助戌 彭城 ,本傖人,多悉戎荒事。”《南史·褚彥回傳》:“時傖人 常珍奇 與 薛安都 為逆,降叛非一。後又求降, 明帝 加以重位。”
泛指村野之人。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苦芺》﹝集解﹞引 陶弘景 曰:“苦芺處處有之,傖人取莖生食之。” 林紓 《與姚叔節書》:“傖人入城,購搢紳殘敝之冠服,襲之以耀其鄉里,人即以搢紳目之,吾弗敢信也。”
[傖人]百科解釋
傖人:粗野,鄙賤,缺乏教養的人。 吳人至京師,為設食,有酪酥,未知是何物也,強而食之,歸吐,遂至困頓。謂其子曰:“與傖人同死,亦無所恨,然故宜慎之。” 出自歐陽詢《文藝類聚》卷七十二、《太平御覽》卷八百五十八。 更多→ 傖人
[傖人]英文翻譯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