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排律   [wǔ yán pái lǜ]
[五言排律]基本解釋
詩體之一。為五言律詩的鋪排延長。
[五言排律]詳細解釋
詩體之一。為五言律詩的鋪排延長。
南朝 宋 時已出現,盛行於 唐 , 元 代始確立此詩體名稱。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要求對仗。亦稱“ 五言長律 ”。 明 吳訥 《文章辨體序說·排律》:“ 楊伯謙 云:‘ 唐 初五言排律雖多,然往往不純;至 中唐 始盛。’”亦省稱“ 五排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五七律排》:“ 薛道衡 《昔昔鹽》:‘垂柳覆金堤……’此又五排濫觴也。”
[五言排律]百科解釋
近體詩排律中的一種,它是由五言律詩擴大而成的,一般在十句以上。五言排律最短要有十句(往往是兩句押一韻),可以有六韻十二句,八韻十六句的排律等。唐人的排律多用整數,如十韻、二十韻、三十韻、四十韻、五十韻等。 更多→ 五言排律
[五言排律]英文翻譯
Five Pa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