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剋   [wǔ xíng xiāng kè]
[五行相剋]基本解釋
我國古代“五行”說所謂水、火、金、木、土五者互相克制。其順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相剋]詳細解釋
我國古代“五行”說所謂水、火、金、木、土五者互相克制。其順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隋 蕭吉 《五行大義·論相尅》:“尅者,制罰為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尅土,土尅水,水尅火,火尅金,金尅木。”亦稱“ 五行相勝 ”。參見“ 五行相生 ”。
[五行相剋]百科解釋
又作“五行相勝”,指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相互克制、相互制勝,是中國古代五行說的內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義·論相剋》說:“克者,制罰為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剋”說和“五行相勝”說,本來是古代思想家解釋宇宙萬物變化的樸素唯物論的理論,在戰國末期,被陰陽學派創始人鄒衍附會到社會歷史領域,認為每一個朝代都受一種五行之德的支配,朝代的更替,正是五行相剋、五行相勝的結果,因而提出了“五德終始”說和“五德轉移”說,陷入了歷史唯心論。《春秋繁露》有《五行相勝》篇,解釋五行相勝的道理,並附會了一些社會歷史方面的內容。 更多→ 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英文翻譯
Five g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