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ǎn shēn 
  • 14
  • OCDE

[糝]基本解釋

[ sǎn ]

方言,米粒(指煮熟的)。

[ shēn ]

穀類製成的小渣:玉米~兒。

[糝]詳細解釋

1. 糝

〈動〉

  1. 以米和羹

    七日不食,藜羹不糝。——劉向《說苑·雜言》

  2. 灑,散落

    六街驚糝,阿香車裡行雷。——《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3. 又如:糝盤(宋代風俗,除夕祭祀祖先及百神,在庭院架松柴齊屋,舉火焚之)

  4. 塗抹;粘

    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明· 魏學洢《核舟記》

  5. 另見 shēn

  6. 糝、籸 shēn

〈名〉

  1. 穀類磨成的碎粒

    一人一碗玉茭、高粱糝糊糊,裡邊煮著幾塊山藥。——《結婚現場會》

  2. 又如:玉米糝;糝盆(以麻籸為燃料的照明火盆;舊俗歲時送神或祠祭、燕設,燃火於門外以祀神,兼取旺盛之相,亦謂之籸盆,燃料不限於麻籸)

  3. 另見 sǎn

[糝]百科解釋

糝,又名“肉粥”,其主要原料是母雞肉(或牛、羊肉)和麥米、麵粉、輔以蔥、姜、鹽、醬油、胡椒粉、味素、五香粉、香油、醋等佐料,工藝精細複雜,是山東臨沂一帶的一種傳統名吃。據《臨沂縣誌》記載,糝系臨沂人改創,幾經演變改進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沂州名吃。糝的歷史悠久,《說苑·雜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糝”的記載。《禮記·內則》稱:“糝,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這裡所說的“糝”,頗類今糝。山東省政府正式批准並公布了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入選的9個項目中,代表臨沂傳統飲食文化的名小吃:糝,入選非遺目錄。 更多→

[糝]英文翻譯

Gr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