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法統一行動。
指詩文跌宕多姿。
《易·乾》:“見羣龍,無首,吉。”後多以“羣龍無首”喻一群人中無領頭者。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閣試》:“至丙辰而羣龍無首,文壇喪氣。” 梁啓超 《論民氣》:“凡團體,必有指揮者,有受指揮者。苟無此德,則人人慾爲指揮者,不願爲受指揮者;羣龍無首,頃刻而潰也。”
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