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曲原文注釋譯文,成都曲賞析作者張籍簡介

成都曲

[作者] 張籍   [朝代] 唐代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


標籤: 地名 其他

《成都曲》譯文

錦江西面煙波浩瀚水碧綠,雨後山坡上荔枝已經成熟。
城南萬里橋邊有許多酒家,來游的人喜歡向誰家投宿?

《成都曲》註釋

錦江:在四川省,流經成都。
萬里橋:在成都城南。

《成都曲》賞析

賞析一

這張籍游成都時寫的一首七絕,通過描寫成都市郊的風物人情和市井繁華景況,表現了詩人對太平生活的嚮往。因為這詩不拘平仄,所以用標樂府體的“曲”字示之。
錦江,以江水清澄、濯錦鮮明而著稱。它流經成都南郊,江南為郊野,江北為市區,江中有商船。地兼繁華、幽美之勝。詩的前兩句展現詩人順錦江西望時的美景。新雨初霽,在綠水煙波的背景下,山頭嶺畔,荔枝垂紅,四野飄溢清香。那如畫的景色十分誘人。這兩句寫眼前景,景中含情,韻味深長,如跳動的音符,悠揚的鏇律,撥動了人們的心弦。
上面寫郊野景色,後兩句則是由於“橋”和“酒家”的跳入眼帘,逗引起人們對市井繁華情況的想像。橋下水入岷江流至宜賓,與金沙江合為長江,東流直達南京,唐時商賈往來,船隻很多。“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唐時酒家多留宿客人。讀了這兩句,使人由“萬里橋”而想到遠商近賈,商業興盛,水陸繁忙;由“多酒家”想到遊人往來,生意興隆。最後說:遊人呀,你究竟選擇那一酒家留宿更稱心如意呢?從這問人和自問的語氣里,使人想到處處招待熱情、家家樸實誠懇的風土人情和店店別具風味、各有誘人“聞香下馬”的好酒。處處酒家好,反而不知留宿何處更好了沈德潛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主;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說詩晬語》)張籍此詩,句句含景,景景有情,特別是後二句,近似口語,卻意味深遠,讀後感到精警而又自然。詩人既善於抓住富於特徵的一般景物,又善於抓住思緒中最閃光的一瞬間——“遊人愛向誰家宿?”這樣就能使一篇之朴,養一句之神;一句之靈,回一篇之運。這就是張籍“看似尋常最奇崛”之風格所在,也是詩作具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賞析二

這是張籍游成都時寫的一首七絕,詩通過描寫成都市郊的風物人情和市井繁華景況,表現了詩人對太平生活的嚮往。因為這詩不拘平仄,所以用標樂府體的“曲”字示之。
錦江,以江水清澄、濯錦鮮明而著稱。它流經成都南郊,江南為郊野,江北為市區,江中有商船。地兼繁華,幽美之勝。詩的前兩句展現詩人順錦江西望時的美景。新雨初霽,在綠水煙波的背景下,山頭嶺畔,荔枝垂紅,四野飄溢清香。那如畫的景色何等誘人!這兩句寫眼前景,景中含情,韻味深長,如跳動的音符,悠揚的鏇律,撥動了人們的心弦。上面寫郊野景色,後兩句則是由於“橋”和“酒家”的跳入眼帘,逗引起人們對市井繁華情況的想像。劉光祖《萬里橋記》:“羅城南門外笮橋之東,七星橋之一,曰長星橋者,古今相傳,孔明於此橋送吳使張溫,曰:‘此水下至揚州萬里’,後因以名。或曰:‘費禕聘吳,孔明送之至此,曰:‘萬里之道,從此始也’”(《諸葛亮集》)。這是橋名來歷。橋下水入岷江流至宜賓,與金沙江合為長江,東流直達南京,唐時商賈往來,船隻很多。“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唐時酒家多留宿客人。讀了這兩句,使人由“萬里橋”而想到遠商近賈,商業興盛,水陸繁忙;由“多酒家”想到遊人往來,生意興隆。最後說:遊人呀,你究竟選擇那一酒家留宿更稱心如意呢?從這問人和自問的語氣里,使人想到處處招待熱情、家家樸實誠懇的風土人情和店店別具風味、各有誘人“聞香下馬”的好酒。處處酒家好,反而不知留宿何處更好了。
沈德潛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主;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說詩晬語》)張籍此詩,句句含景,景景有情,特別是後二句,近似口語,卻意味深遠,讀後感到精警而又自然。詩人既善於抓住富於特徵的一般景物,又善於抓住思緒中最閃光的一瞬間——“遊人愛向誰家宿?”這樣就能使一篇之朴,養一句之神;一句之靈,回一篇之運。這就是張籍“看似尋常最奇崛”之風格所在,也是詩作具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成都曲》作者張籍簡介

張籍

張籍(約767年—約830年),唐朝詩人。字文昌,漢族,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後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