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陳伯之書原文注釋譯文,與陳伯之書賞析作者丘遲簡介

與陳伯之書

[作者] 丘遲   [朝代] 南北朝

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稱孤。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於此。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朱鮪涉血於友於,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況將軍無昔人之罪,而勛重於當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強,身送東市;姚泓之盛,面縛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方當系頸蠻邸,懸首藁街,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西獻,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揔茲戎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懷,君其詳之。丘遲頓首。

《與陳伯之書》賞析

民族主義的不朽奇文——《與陳伯之書》, 全文可分為五段,這五個段落結合陳伯之以往的經歷、現實的處境、內心的疑慮,有的放矢地逐層申說,無論是讚賞陳的才能,惋惜陳的失足,還是擔憂陳的處境,期望陳的歸來,均發自肺腑,真摯感人,全文有循循善誘、真誠相待之言,無空泛說教、虛聲恫嚇之語。(節選自《套用寫作》學術月刊1994年第10期,《丘遲善攻心 一書化干戈》)該文是丘遲寫給陳伯之的一封書信。丘遲在信中首先義正辭嚴地譴責了陳伯之叛國投敵的卑劣行徑,然後申明了梁朝不咎既往、寬大為懷的政策,向對方曉以大義,陳述利害,並動之以故國之恩、鄉關之情,最後奉勸他只有歸梁才是最好的出路。文中理智的分析與深情的感召相互交錯,層層遞進,寫得情理兼備,委婉曲折,酣暢淋漓,娓娓動聽,具有搖曳心靈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因此,“伯之得書,乃於壽陽擁兵八千歸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與元九書》),該文圍繞著“情”字作文章,注意遴選那些飽含情意的細節及相關的事物納入篇中,讓陳伯之感到丘遲處處是在為他著想,是在真心實意地幫助他棄暗投明,擺脫困境。全文濡染著作者熱愛祖國,挽救故人的以摯感情,具有盪氣迴腸的感人力量。
該文雖是駢文,但用典較少,而且力求摒棄晦澀冷僻之典,儘量寫得明白曉暢,具體實在。全文基本使用偶體雙行的四六句式,但注意參差變化,具有音樂美及和諧的節律感。文章內容充實,感情真摯。作者突破了駢文形式上的束縛,克服了南朝駢文大多形式華美、內容空洞的弊病,而自出機杼,寫出了這篇流傳千古的優秀駢文。今天讀來,仍能給讀者以美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