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什麼意思,三顧茅廬的解釋,造句,出處,三顧茅廬的意思,成語故事,英文翻譯

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三顧茅廬]成語解釋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褒義

[三顧茅廬]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成語造句

1. 劉廠長三顧茅廬,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三顧茅廬]成語故事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百科解釋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草廬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去南陽臥龍崗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漢末劉備三次前往南陽臥龍崗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河南南陽新野縣)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南陽城西臥龍崗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 更多→ 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近義詞

[三顧茅廬]反義詞

[三顧茅廬]英文翻譯

call on a famous scholar repeadedly to solicit his help; make three calls at a thatshed cottage and request the owner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